“白人至上主义”作为一种白人种族主义意识形态,始终贯穿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脉络中,虽一度被平权运动所打击,却从未消失。近年来,欧洲白人对犹太人、罗姆人和外来移民等群体的排斥和迫害行为日益增多,究其原因,与西方政治、经济、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变革有很大关系。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白人担心丧失其社会主导地位。由于白人生育率降低、少数族裔生育率居高不下,加上外来非白人移民群体增加和难民涌入,西方一些国家白人人口占比持续降低。并且,少数族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。这些令部分白人担心其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上的主导地位被侵蚀,甚至被取代,因此以保守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与之对抗,白人种族主义思潮和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日渐强盛。一些极端主义者主张,白人种族或基督教团体应保持独立并优先考虑本团体利益,甚至鼓动“在适当的条件下创建法西斯政权”。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导致中下层白人利益受损,引发其焦虑。一方面,在与精英阶层的资源竞争中,中下层白人的利益被掠夺,成为全球化的“牺牲品”;另一方面,与更具竞争力的新移民相比,中下层白人在就业机会、薪酬待遇等方面远不如前者,这导致白人将少数族裔视为失业率增高和生活水平下降的替罪羊。西方一些政客的操弄加速了“白人至上主义”的传播。他们挑动白人群体在就业、社会保障、移民、疫情防护等议题上态度日趋激烈,部分白人政客肆无忌惮地公开散播对少数族裔的偏见与敌意,进一步加大了社会的分裂。